性病性肉芽肿(granuloma inguinale)又称腹股沟肉芽肿(granuloma venereum),也称Donnovan肉芽肿(donnovani granuloma)、Donnovan病(donovanosis),系肉芽肿荚膜杆菌感染所致的生殖器及其邻近部位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肉芽肿性溃疡。为一种有轻度传染性的慢性性传播疾病,通常累及生殖器部位,肛门、外阴处为好发部位,损害为肉芽肿性溃疡,以肉芽组织增生性斑块为主征,其病原体为肉芽肿荚膜杆菌。本病常见于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南非和巴西以及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发生于黑人。我国尚无性病性肉芽肿的报告。
肉芽肿荚膜杆菌仅对人类有致病性。病原体在入侵部位首先形成一个进展缓慢的丘疹或皮下结节,以后形成溃疡,累及周围组织,病理基础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好发部位
损害多发于外生殖器部位,男性多见于包皮、冠状沟、阴茎系带、龟头及阴茎等部,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唇系带、会阴、子宫颈等部,男女均可见肛周部,同性恋者尤为多见。女性病损常自阴唇系带起,沿外阴向前呈“V”形发展。通过血行及淋巴途径也可向鼻、唇、口咽部、四肢、胸、腹、臀部,内脏如结肠、肝、肾等,附睾、骨髓、骨骼,关节,如眼眶骨、胫骨、锁骨、骶髂关节等部扩散。孕妇容易发生血行播散,分娩可使宫颈病变向上蔓延至宫内。
病程
性病性肉芽肿经过缓慢,可迁延数年甚至十数年,不能自愈。妊娠期发展迅速。少数晚期病人损害可恶变,发生鳞状细胞癌。其中也有未经治疗而自愈,但有时再发。
HIV感染
性病性肉芽肿是一种导致生殖器溃疡形成性疾病,可增加HIV传播的危险性。若干大规模的研究表明,性病性肉芽肿与梅毒和HIV感染有着密切关系,在合并HIV感染的患者中,临床经过和对药物治疗的效果均未发生改变。一项调查证明,消除性病性肉芽肿的全球项目可延迟HIV感染的播散。
坚持正规治疗,避免半途而废。当完成治疗后再去医院复查或评价。如症状持续存在或复发,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在病人及其性伴侣彻底治愈前应避免性接触,使用安全套等隔膜性避孕工具。对患者的性伴侣也要坚持检查和治疗。